武漢學院“三下鄉”星河智種·阡陌金浪逐光實踐團潛江調研龍蝦產業:探尋“蝦稻共作”鄉村振興密碼
近日,武漢學院“星河智種·阡陌金浪逐光實踐團”赴湖北潛江,開展為期一周的“三下鄉”暑期社會實踐活動。團隊以“探索龍蝦產業、助力鄉村振興”為主題,通過實地調研、產業溯源、技術學習等方式,深入解碼“中國蝦稻之鄉”的富民密碼,用青春視角見證農業現代化與鄉村振興的深度融合。
一、榮譽墻前悟“蝦鄉”精神:奮斗歷程鑄就產業豐碑
在潛江,一面榮譽墻靜靜訴說著這座城市的特色與成就。“中國蝦稻之鄉” 見證蝦稻共作模式的成功,“中國小龍蝦美食之鄉” 凸顯美食產業魅力,還有 “中國名菜”“最受歡迎金牌菜” 等榮譽,讓潛江油燜大蝦聲名遠揚。這些獎牌不僅是對潛江特色產業、美食文化的肯定,更激勵著這座城市在產業發展與文化傳承之路上,繼續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。
二、產業長廊探“共富”路徑:科技賦能打造全產業鏈
沿著“奮進潛江·紅遍天下”主題產業長廊,實踐團來到了龍展館,通過AI了解到了蝦稻產業的全鏈條發展路徑。從“蝦稻共作”的生態循環模型到智能化養殖管理系統,從自動化加工車間到冷鏈物流網絡,潛江龍蝦已構建起涵蓋種養、加工、銷售、文旅的“六次產業”體系。在質量管控展區,團隊成員通過3D可視化溯源系統直觀感受“一只蝦”的“科技護航”——從稻田水質監測到加工車間無菌操作,從農藥殘留檢測到出口報關信息,18道質檢流程確保每一只潛江龍蝦的安全與品質。
據工作人員講解:預計到2025年,潛江龍蝦綜合產值將突破700億元大關,其產業發展態勢強勁,成功帶動了23萬農民投身相關工作,且農民人均年增收超2.5萬元,實實在在地提升了當地農民的收入水平。
三、感悟鄉村實踐,錨定青春方向——將青春論文書寫荊楚大地
在活動尾聲,實踐團在“潛江龍蝦”產業博覽會窗口前舉行總結會。一位一生都扎根稻田,把心血與汗水傾灑在稻田間的農戶感慨道:“潛江龍蝦的成功密碼,在于‘創新精神+久久為功’的堅守,這正是新時代青年投身鄉村振興的必修課。”結合黨的二十大報告中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”要求,實踐團成員凝聚共識:愿以青春微光,照亮“三農”征程——做“科技興農”傳播者,把潛江“蝦稻共作”生態智慧捎回鄉土;做“產業助農”踐行者,憑專業所學為地方特色農業升級添翼;做“文化潤農”傳承者,讓潛江“敢闖敢創”精神在青春賽道澎湃激蕩,以青春之我賦能鄉村振興新篇 。